运动康复法,是指患者通过体育运动的锻炼,调养自身的精、气、神,进而促使其身心日渐康复的方法。老人康复训练
首先,要因人因病而异,合理选择运动项目。运动可促进精气流通,调畅气血运行,增强患者体质,扶助正气,提高患者抗御病邪及修复病体的能力。但是由于不同的运动方法,锻炼强度有别,适应范围各有侧重,再加上康复对象的病情、体质、年龄、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故不可强求一致,应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的运动项目,以求获取最佳的效果。一般来说,静功运动量较小,适宜于阴虚者动功运动量较大,适宜于阳虚者。内养功、周天功等,重在调整阴阳,练养精气神鹤翔桩、保健按摩等,犹可宣畅经络,调和气血五禽戏、太极拳等,对锻炼筋骨,调理脏腑功能颇为有利而各种静坐、禅定等,则有助于强记益智。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及高血压病、低血压症、心肌梗死、糖尿病等,可选择放松功、内养功等静功偏瘫、痹症、痿症、骨质疏松症等,可选择五禽戏、易筋经等而太极拳由于动作舒缓,刚柔相济,则适宜于神经衰弱、高血压病、冠心病、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故有太极日日走,活到九十九的说法。
其次,在进行运动康复时,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一是量力而行。合理地安排和调节运动量,使其适度,是运动康复中的一条重要原则。运动量太小,达不到锻炼目的。起不到康复作用而运动量过大,则易超出机体的耐受限度,反而会损伤身体。 掌握运动量的依据可采用心率测定法,其公式是180年龄适宜运动的心率。也可以运动后的劳累程度来衡量,若运动后的疲劳感,在休息5~10分钟后即可 恢复,为运动适量:若休息后仍感疲劳和不适,并有头痛、头昏、胸闷、心悸、食欲减退等,便属疲劳过度,运动过量。所以既要把握运动量的强弱,又要注意充分 的休息,做到练养结合,动而中节。二是循序渐进。可按照先简后繁,从易到难,分段学习的方法进行运动锻炼。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有步骤地分阶段练习, 并随时检验锻炼的程度和效果,不断调整计划。切忌好高鹜远,急于求成,以致后果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三是持之以恒。锻炼身体需要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努力, 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就,应经常运动而不间断。一旦拟定了合理的运动项目和时间,就得严格遵守,无论闲忙,都必须行之有素,持之以恒,使之逐渐形成体育 锻炼的习惯,方能收到良好的康复效果。否则,一曝十寒,必然前功尽弃,难以奏效,甚至已取得的效果也会渐渐消退,得而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