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企业眼下盘算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并购,拓展海外业务,其中也有不少中小企业甚至个人创业者跃跃欲试。“一带一路”国家众多,怎样选择投资国?投资国的税收情况和风险都有哪些?能不能合法省钱?这些信息咱能掌握和驾驭吗?
“五一”之前,国家税务总局在上海(国际)纳税服务中心举行《国别投资税收指南》(简称《税收指南》)新闻发布会,集中发布40个国家的《税收指南》,等于手把手教“走出去”企业了解东道国税收政策,有效防范税收风险。截至目前,国家税务总局已发布59份《税收指南》,基本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以及境外其他主要投资目的地啦!
还真要给这样的国别税收指南点个赞,按图索骥,或者直接拨打12366热线,可以减少企业不少烦恼。且让大江东工作室的东姐来解个读。
《国别投资税收指南》发布会现场。
我国税收协定网络延伸到106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世界上第三大税收协定网络
中国企业铆足了劲儿往外走,怀里揣一份儿《税收指南》,那是必须滴!
回看2016年,我国对外投资规模那是海了去了——据商务部数据显示,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的7961家境外企业都有咱中国企业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701.1亿美元,同比增长44.1%;对“一带一路”沿线53个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5.3亿美元。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也高达6.3万亿元人民币。这回知道咱“一带一路”倡议为啥广受沿线国欢迎了吧,妥妥滴共赢啊!
为了“赢”得舒心,投资量越大,越得洞悉东道国税收情况及风险。
像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就为此头疼过。
思源从事输配电电力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变电站总包工程的设计、建造和交付,这正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2016年,思源新签海外订单1.1亿美元,2017年还将新签海外订单3亿美元,投资包括印度、墨西哥、肯尼亚、加纳、俄罗斯、阿联酋、瑞士等十几个国家。
思源海外财务总监郑典富说,由于对相关国家税收法律不熟悉,法制环境也有差异,公司曾经遇到一系列比如投资企业身份认证、投资的限制条件、当地各项税收的征收范围和依据,双边税收抵免等问题。“还好,和国内税务主管机关和税收热线的咨询,都得到热情回应,及时解决了。”
当当当,敲黑板啦——重点提示走出去还想合法省钱的企业:2015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出台了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十项税收措施,细化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截至2016年底,我国税收协定网络覆盖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谈签数量位居世界第三。与包括绝大多数“一带一路”国家在内的11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税收合作框架,充分利用双边协商机制,为境内外纳税人消除国际重复征税,仅2014-2016三年就开展双边协商181例,为跨境纳税人消除重复征税131.8亿元。
走出去遇上税收难题,问询税务部门,还真能解决难题且节约成本哈!
“走出去”投资,不仅仅看税率,还有许多优惠、风险等要件需要关注
税务总局2013年开始探索分国别税收信息收集工作,2015年建立国别税收信息研究工作机制。此次集中发布的40份《税收指南》主要围绕境外投资目的地整体营商环境、主体税种、征管制度、双边税收协定(协议或安排)等方面内容。
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司长廖体忠说,《税收指南》可以让“走出去”企业更有底气,快速熟悉境外投资目的地基本税收信息,大幅降低企业对投资目的地税收信息收集难度,既减轻企业的税法遵从成本,又利于企业防控税收风险。
从颁布的《税收指南》看,税收不仅仅看税率,还有许多优惠、风险等要件需要关注。
大数据显示国别税收情况。
某公司是知名机车生产企业,行销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为非洲的尼日利亚、利比亚、南非等10余个国家提供各型内燃机车数百台,是中国在非洲出口内燃机车覆盖国家最广、数量最多的企业。2016年,公司调整投资方向,拟投8000多万美元在某国承包建设两座电站项目。工程开始后,该公司测算的项目税收成本较高,可能造成经营亏损。企业的主管税务机关得知,利用国别税收信息研究的工作成果,帮助企业对复杂的东道国税制进行解析,该公司意识到他们的税收成本测算方法并不完全符合东道国税收规定。在对工程项目税收成本重新测算后,该公司与境外发包方协商,调整了承包合同金额,成功降低项目税收成本,增加了945万美元的利润。
东姐给出这个案例,想提醒出门儿的企业:不同国家,有不同税收规定,其他优惠掌握好了,也能节省税收成本。看来,跨国投资,税率多少仅仅是一方面,还有更多的优惠、抵免政策以及风险值得揣摩。
在上海税收文化主题馆,点击世界地图,就能查阅国别税收情况。
要想不花冤枉钱,就得了解双边税收协定及税收争议解决机制
“一带一路”跨国投资,会涉及两国甚至多国税收制度,发生税收争议在所难免,如何解决?这里道道不少。
从税收争议主体来看,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两国政府就税收协定适用产生争议;二是一国政府与跨国纳税人在征税上产生争议。对此,不同国家处理方式不同,把握争议处理方式就很要紧了。
有家中国企业,是世界上产销量最大的注塑机制造商,建有五大全球生产销售基地。在开拓海外市场过程中,企业遭到海外对手的市场挤压和激烈竞争,营运资金面临极大挑战。那么,有些税收是否可以优惠?税务机关根据与相关国家税收协定待遇管理等规定,及时辅导企业,享受合理优惠,解决了争议难题。企业累计享受协定优惠4000万余元,真金白银啊,给企业集团境外资金链周转解了困,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更牛了。
东姐忍不住提醒,出国门投资,对东道国税收的一些特别争议处置,要特别注意,这对企业及个人税收会产生特别影响。
比如挪威,技术服务费与技术转让费的区分问题是税收协定争议高发地带。中国居民企业或个人向位于挪威的商业客户提供技术服务并收取技术服务费,属于税收协定规定的营业利润,中国居民无须在挪威缴纳所得税。但是,如果中国居民的技术服务行为兼具技术转让使用行为,就容易引发税务争议。这种混合行为极易被挪威税务当局全盘认定为技术转让行为,属于特许权使用费,会要求缴纳所得税。面对这样的争议,中国居民应当事先主动做好区分,明确技术服务与技术转让的两部分收入,避免增加税收成本。
12366上海(国际)纳税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接受咨询。本组图片由胡税轩摄
去年1月,12366上海(国际)纳税服务中心建立,11月18日,中国国际税收服务热线在该中心开通,进一步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对外经贸合作提供税收咨询服务。
某企业在一带一路等国家有多个承包工程项目,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当地“走出去”的龙头企业。该企业主管税务机关通过搜集境外税制、征管案例相关信息,编写了包括协定、国外税制、风险提示等内容近40万字的《“走出去“企业税收遵从指南》帮助企业全面掌握境内、外税收知识。通过逐项核准企业境外所得税税种、税负,指导企业依法纳税、避免错缴,通过辅导企业正确办理境外所得税收抵免,近5年帮助企业消除跨境双重征税2.18亿元。
当当当,东姐再敲黑板——企业与个人在“一带一路”国家遇到跨国税收事宜,不用慌,可以查阅《国别税收指南》,也可以致电12366咨询,通过电话,联系税务部门,以找到解决思路和方案(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谢卫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