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6月15日讯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作为“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之一,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解决了近1000万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还通过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从根本上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截至4月底,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实际入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51.5万人,搬迁入住率达到99.4%,还有0.6%需要在今年剩下时间加快完成。
在山西,“十三五”规划建设的1502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全部竣工,36.2万贫困人口、11万同步搬迁人口搬迁任务基本完成。在吉林,“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人口1.4万人已全部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截至4月底,22个有搬迁任务的省份已经有17个省份全面完成搬迁入住。
今年以来,中央印发《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若干政策措施》,明确了25项后续扶持具体政策措施,建立了安置区“扫尾”工程定期调度挂牌督战机制,督促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昭通市等地全面扫尾、加快入住。
5月10日,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点开始正式搬迁入住,该安置点将安置3900余户1.8万余人,涉及28个乡镇92个行政村,这也是四川全省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完成后,昭觉县将及时启动旧房拆除及复垦复绿,预计6月底前完成。
截至5月26日,四川凉山州30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已建成259个,仅剩42个。目前,四川全省易地扶贫搬迁仅剩75户、411人住房扫尾工程未完成。
在云南怒江,今年2月20日开始,怒江州组建了15支“背包工作队”,1000多名有驻村经验、懂少数民族语言的基层干部奔赴80个贫困村,全力动员迟迟不搬走的群众尽快搬迁。
截至目前,怒江州涉及搬迁的建档立卡户群众已有92919人走出大山,分别搬进75个安置点。泸水、贡山、兰坪3个县市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实现“清零。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云南已累计实现150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挪穷窝”“斩穷根”。
前段时间,就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圆满收官,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搬迁后的相关工作,特别是后续扶持问题,今年正在持续推进。
一是制定政策。联合12个部门,明确了25项后续支持扶持工作的政策措施;
二是加强督导。督促指导各地压实地方责任,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加快扫尾工程、分区分类强化后续扶持等工作进度,同时对安置区的扫尾工程进行挂牌督战,督促相关省份采取有力措施尽早完工并投入使用;
三是协调资金。协调安排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资金264亿元、中央财政扶贫资金48亿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